
巍巍昆仑山,火热柴达木——
采场内,剥离车辆往来穿梭,铲斗起落间高效转运矿岩;磨浮车间机器轰鸣,浮选机持续运转,技术人员俯身察看矿浆状态,精准调整药剂用量与搅拌速度;检化验人员端坐仪器前,细致称样、严谨分析,快速出具检测数据,为生产提供实时支撑……各岗位协同联动、节奏紧凑,展现出一幅紧张有序的生产画卷,彰显出青海鸿鑫全体干部员工全力冲刺四季度、坚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坚定决心。
今年以来,青海鸿鑫锚定年度任务目标,以“生产提效、资质固本、项目蓄能”三项举措协同发力,推动生产经营、资质维护与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,多项关键指标与重点任务成效显著。1至9月,铅锌金属产量超计划6.91%,硫精矿产量超计划165.81%,利润总额超确保目标计划12.47%;顺利通过CNAS(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)复审,二期M4项目取得多项关键批复,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科技技改+精细管理,夯实提效根基
面对多金属低品位难选矿石,选矿厂作为青海鸿鑫生产的核心单元,组建以党员技术骨干为主的攻关团队,聚焦“多金属铅锌矿磨浮流程匹配及精准分离技术研究”,动态优化磨矿细度、矿浆浓度、浮选药剂制度等关键参数,实现磨浮系统精细匹配。
为提升选矿回收率,选矿厂克服高原施工条件复杂、设备精度要求高等困难,于5月份用时19天完成浮选流程改造,新增4台高效浮选机与原有流程无缝衔接,显著增强了系统对复杂原矿的适应性,铅回收率较计划值提高0.609%。
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,选矿厂升级尾矿选硫系统浮选机,优化药剂添加顺序,使硫精矿产率提升15.6%。
在精细管理方面,选矿厂持续深化设备与能源管理。设备管理严格执行“点检—维护—维修”闭环机制,每日排查关键设备运行状态,每周对发现的隐患实行“销号管理”,每月提前组织预防性维修,设备运转率超99%。
在能源管理方面,选矿厂通过智能电表监测、高耗能设备错峰运行、推广节能电机等措施,持续优化用能结构,为生产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党建引领+闭环管控,稳固资质根基
质量检验中心将CNAS复审作为年度重点任务,成立以党员为骨干的专项攻坚小组,推行“问题—责任—运用”三张清单闭环管理模式,全面夯实企业质量公信力。
对照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》,中心组织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全面自查,梳理出“管理体系文件更新滞后、设备档案信息不完整、技术人员能力确认材料缺失”等3类11项问题,逐项明确整改措施与时限。同步构建“质量、技术负责人牵头,各班组主抓,综合安全组落实”的责任链条,实现任务到岗、责任到人,确保整改无盲区。
通过系统整改,中心修订《质量手册》《程序文件》等体系文件37份,新增《期间核查管理制度》《标准物质使用规程》等5项制度;组织CNAS 标准专题培训12场,以“理论考试+实操考核”完成技术人员能力确认;完成原子吸收光谱仪、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关键设备第三方校准,并参与3次CNAS 外部比对试验,结果均为“满意”。9月5日,中心顺利获得新一轮CNAS认可资质。
双线攻坚+骨干带头,筑牢发展根基
着眼企业可持续发展,青海鸿鑫以实现“二期M4项目生产接替”为目标,抽调骨干成立专项工作组,建立监督机制,坚持“可研设计+权证办理”双线并行,在领导班子带头、党员与技术骨干合力攻坚下高效推进。
围绕项目关键节点,工作组每半月召开一次推进会、每月汇报一次进展,先后完成项目核准、环评等关键批复;8月12日,项目可研方案顺利通过中铝集团、中国铜业两级联审,从技术和经济层面确认了项目可行性,为后续工程建设与设备采购等铺平了道路,也为延长企业服务年限、培育新增长极注入了强劲动能。
(季平 邢永胜 温建安)
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
地址: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