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矿山焕新颜 生态修复见成效
——青海鸿鑫牛苦头矿区生态治理显生机
在海拔3700米的青海鸿鑫牛苦头矿区,曾经植被稀疏的尾矿库子坝上,如今已泛起连片新绿。紫花苜蓿的嫩芽顶破盐碱土,沙打旺的茎叶在风中舒展,这片高原矿山正悄然上演“旧貌换新颜”的生态蜕变。
地处青藏高原的牛苦头矿区,长期面临海拔高、气候干旱、土壤盐碱化严重等生态难题。矿区土壤钠吸附比和盐害超标,交换性钠含量远超正常水平,属于中度盐碱土,植被自然恢复难度极大。为破解这一困境,青海鸿鑫秉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坚持“谁开发、谁保护、谁污染、谁治理”原则,将生态修复作为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。
2024年,青海鸿鑫率先在尾矿库一级子坝开展试验,创新采用“复合型土壤改良+生态修复”工艺,为矿区生态治理蹚出路径。在此基础上,2025年进一步升级治理技术,通过“人工清表+土壤酸性调节剂调节+磷石膏改良+有机基质增活+ 高性能生态基材+格栅型加筋麦克垫铺设”的组合方案,将治理范围扩展至尾矿库二至四级子坝及运矿道路西侧。
为提高植被存活率,技术团队精选8种本土植物构建生态群落:紫花苜蓿、沙打旺等优质牧草兼具固土与饲用价值,骆驼蓬、盐地碱蓬等耐盐碱植物则成为盐碱化土壤的“改良尖兵”。通过精细化养护管理,目前各类植物已陆续发芽生长,初步形成稳定的生态屏障,不仅有效固化尾矿库子坝、遏制水土流失,还显著减少了环境扬尘,实现了生态防护与环保治理的双重成效。
据了解,青海鸿鑫后续将持续深化生态治理创新:通过子坝表层土壤结构性改良提升土壤质量,建立精准化水分供给养护方案,结合阶段性试种优化植物配比。一系列举措将推动矿区生态效益持续释放,在守护高原生态的同时,为矿山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,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。
(刘明)
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-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
地址: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